当前位置: 首页 > 南亚信息

福建南亚热作信息2015年第3期

来源:热作所    发布时间: 2015-06-23 15:28:59   阅读:1200 次

福建南亚热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亚热带作物开发利用管理办公室与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合办
福建南亚热作信息2015年第3期(总第156期)2015年6月18日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筹备工作会议在福州顺利召开

  2015年5月29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筹备工作会议在福州市召开。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全国农业展览馆馆长隋斌,省农业厅厅长张立先、副厅长王智桢,福州市政府副市长严可仕等领导出席会议。各省展团和专业展团筹办工作的负责同志和组委会办公室各工作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全国农业展览馆副馆长邓志喜主持。
  张立先厅长和严可仕副市长在会上致辞。张立先厅长在致辞中指出,农业部决定在福建举办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是对福建“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是对福建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鞭策和推动,是我省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张立先厅长表示,下阶段,省农业厅将认真按照这次筹备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履行好承办者和东道主的责任和义务,以最大热情、负责任的态度承办好农交会,不辜负农业部的重托和兄弟省(市、区)的期望,力争把本届农交会办成一场水平更高、效果更好的农业交易盛会。一是全力做好农交会各项筹备工作。进一步动员部署,及时召开全省筹备工作动员大会,下发总体工作方案,组织全省农业系统认真做好筹备参展工作。二是全景展示福建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新亮点和新成果。以“清新福建、特色农业”为本届农交会福建展区的办展主题,力求全景展示福建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新亮点和新成果,切实做到四个“突出”,即突出“海峡、海丝、海外”,突出“绿色、生态、安全”,突出“专、精、特、优”,突出“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标准创设、品牌创建”。三是全面扩大福建农产品影响力和营销贸易。做好招展招商工作,动员组织200家左右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参展,支持龙头企业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推介活动,推动福建农产品“走出去”。
  隋斌馆长通报了第十三届农交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对下一步筹办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安排,特别强调安保责任制的分工落实,要求大家全力以赴做好组展招展、宣传推介、布展设计、奖项评选、安保消防等工作,顺利推进第十三届农交会的各项筹办工作。
  王小兵副司长充分肯定了农交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勤俭节约精神,按照韩部长提出的“节俭务实办会”要求,坚持节俭办展,提倡俭朴和简约装修,重内容轻形式,有力推进农交会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信息化建设。筹办过程中,组委会、执委会和各展团要发扬团结协作的优良传统,振奋精神办好展会。
邓志喜副馆长主持了省级展团展位分配工作。与会代表还考察了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的场馆和相关设施。                  (思晓摘自《福建农业信息网》)

▉园林植物▉

101、辣木
鼓槌树、嚤啰豆
Moringa pterygosperma C. F. Gaertn. (M. oleifera Lam.)

[科属]辣木科辣木属落叶小乔木。
[分布]原产印度、马来西亚。我国南方有栽培。
[习性]性强健,生长快速。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性喜高温多湿,生育适温为23~32℃。耐旱。
[繁殖]可用播种及扦插繁殖。种子可直接播种,播种适期为雨季刚开始时。
[栽培]辣木定植成活后,每年春至夏季施肥2~3次,促其生长。幼树以浅施、轮施为宜;成年树可适当深施,采取点施、条施和放射沟施肥等方法。成长极迅速。冬季落叶后修剪整枝。辣木对各种病虫害有极强的抵抗力。主要虫害有蚁白蝶、刺蛾及红蜘蛛,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叶片白粉病,注意及时防治。
[应用]辣木全株香辛味独特,叶及嫩果可作菜肴,块根可制调味料,种子可焙烤、榨油,非洲、印度和马来人常食用或药用。适作庭院栽植或盆栽。    (陈金河摘)

102、桫椤
树蕨、刺桫椤
Cyathea spinulosa Wall. ex Hook

[科属]桫椤科桫椤属树形蕨类植物。
[分布]桫椤在我国境内主要分布在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此外,在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缅甸、越南、菲律宾和日本南部也有分布。
[习性]一般生长在海拔250~900m的静风、高湿、荫蔽的生境中,最高可达海拔1500~1600m处。适生的土壤为中性或酸性砂质壤土,尤以砂质壤土为宜,土壤pH值为4.5~5.5。砂质土壤有利于桫椤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保持通气、透水,保证根系的正常发育。虽耐阴,但需要充足的阳光才能在5月长出孢子囊群。
[繁殖]常用孢子繁殖和无性繁殖。孢子群6月开始成熟,孢子成熟时要即时播种。播种后15-20天开始萌发成丝状体,继而幼孢子体长出一个叉形叶,以后逐渐长成幼苗。此段时间只能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清水,保持圃地湿润,且要搭荫棚遮荫和清除杂草。也可采取无性繁殖,桫椤的茎砍断后可长出不定根而继续生长,因此可利用诱导不定芽生根来进行无性繁殖。组织培养需具备实验室条件,才能大量快速繁殖。
[栽培]移植幼苗的圃地要精耕细作,土壤进行消毒。移植时将长有5~7片叶子的幼苗浅栽于苗床上,并做好除草、淋水及遮荫措施。移栽大型植株宜在雨季,栽培环境要保持较大湿度,以利其不定根的生长发育。长江以南各地可露地栽培,但冬天要防寒。北方空气干燥,宜在湿度较大的温室中栽培。
[应用]桫椤以其优美的株形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其高大挺拔的直立茎如棕榈科乔木茎干,簇生茎端长2~3m的大型树状复叶尤如伞盖遮顶,微风吹拂,形如凤尾随风起舞,不论是孤植于湖边或临池假山上,或是移栽在庭院荫棚下,其婷婷玉立的身姿,婀娜多姿的倩影,都能吸引游人注目。也可盆栽供室内陈列观赏。
同属常见栽培种还有黑桫椤(C. podophylla),叶柄、叶轴和羽轴均为栗黑色至深紫红色,稍有光泽。                           (陈金河摘)

▉植保之窗▉

园林植物常见土传病害的发生与防治(二)

立枯病——以四季海棠立枯病为例
发病症状  立枯病又称“死苗”,主要由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寄主范围广。四季海棠立枯病是四季海棠常见病害之一,花场及家庭盆栽海棠均有发生。主要为害茎基部及靠近土表的叶片。发病初期,近土面茎基部染病生暗色斑点,扩展后变为棕褐色腐烂状。叶片染病生暗绿色水渍状圆形病斑,侵染叶柄时现褐色腐烂。湿度大的早晨可见病斑处长有白色至浅褐色茵丝状物。发病重的病株倒伏或腐烂死亡。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病残组织内或在土壤中越冬。海棠分株或扦插繁殖时造成伤口,遇有气温20~24℃,湿度较大或在阴雨天气、浇水过多时,病菌即侵入,引起该病严重发生。
土传性病害的防治
土传性病害的发生起初较为隐蔽,发生明显时多已病重,因此该类病害的发生要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减少各类病原的侵入和危害。
一、加强植物检疫。在调运种子、苗木、接穗及包装材料时,严格检查其中的危险性病虫,以防止有害病菌或虫类传播侵染。
二、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在园林应用上,可选择一些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或选取抗病砧木进行嫁接换根,可提高苗木的抗病性,能有效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
三、选择适宜的栽植地点。对一些植物树种的栽培,要选择科学适宜的栽培地点,多要求土壤疏松、排水通风条件好,作行道树的树种可栽植在绿化带内,保持好的通透性。
四、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树势衰弱、生长不良的植株更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染,因此在植物养护上要加强管理,定期进行松土、锄草,增加土壤通气性,注意防旱排涝,并抓住生长旺盛期进行施肥。移栽时的伤根容易被病害侵染,因此栽前要对根部进行杀菌消毒,栽后加强管理,促进伤口及时愈合。对修剪截枝的伤口要涂抹保护剂,防止病菌侵入。
五、土壤处理。土壤处理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但是化学方法中,多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或干扰土壤微生物环境的平衡,因此不再作介绍。
1、可采用加热、高温灭菌的方法杀死土壤中的病原物、节肢动物和昆虫,需要注意的是土壤温度超过70°C时会伤害土壤中的大多数微生物,导致有益菌死亡,可在高温季节土壤翻耕后盖上地膜,再扣上棚膜,能使10~20cm 表层土温升至50~60℃,30分钟即可杀死大多病原菌,但含黑色素病菌及原垣孢子仍能存活。2、大水浸泡。利用耕作休闲时期,可放大水浸泡土壤,浸泡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土壤低氧有利于厌气微生物生长,好气病原菌生长受抑制,如丝核菌、镰刀菌、白绢病、枯萎病等;而且湿润土壤有利于细菌生长并能限制病原真菌的生长。另外,大水浸泡土壤在20d 以上,可防控线虫病的危害。3、石灰或硫酸亚铁消毒灭菌。在翻耕前每亩施用石灰50~100kg 或硫酸亚铁30~60kg,即可杀菌又能调节土壤酸碱度,满足植物生长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4.深耕可减少根系与病原菌的接触,利用土埋或是病原菌暴露在阳光下,在温度、光照、干燥等条件共同作用下,提高病原菌的死亡率。
六、化学药剂防治。防治真菌性病害可选用30%土菌消500~800倍液、30%瑞苗清1000倍液、50%敌克松6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500~800倍液琳施土壤,还可用根腐宁或恶毒灵500~l000倍液淋施土壤或按每亩用药3~5千克拌适量的细土均匀撒施。防治细菌性病害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3000~5000倍液或络氨铜适量淋施土壤。采用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应在播种前进行。
七、生物防治。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改善土壤中的生物群落,消除或抑制不良微生物群落,修复土壤生态系统,从耐保持土壤的正常生态功能。目前各种生物肥料如雨后春笋般面世,方兴未艾。据报道,木霉菌、K84等在根病生物防治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5406、增产菌、EM微生物制剂以及生物肥(维他那、NEB等)在植物营养和抗病性上起到良好作用。
八、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清除病枝、病株,集中销毁。死树和濒死的树应砍去并销毁,以阻止病原菌扩散。
相关链接: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生物炭对植物土传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
生物炭是由生物残体、有机废弃物等生物质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温裂解产生的固体产物。生物炭主要通过六方面来影响土壤和植物根部环境进而抑制植物病害发生:1、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利于植物生长而不利于病原菌生长。2、提高土壤中可利用养分含量,促进植物生长并提高抗病性。3、促进通过竞争、重寄生、分泌抗生素等途径抑制病原菌的微生物生长。4.对病原菌的直接抑制作用。5.诱导植物抗病性。6.生物炭对有机物的强吸附性影响植物根系分泌对病原菌有引诱作用的信号物质及病原菌分泌的侵染性物质。
  需要注意的是,生物炭虽然能防控土传病害,却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病原菌的生长,因此再土传病害防控上存在病原菌数量增加和抑制病害之间的平衡问题,也亟待开展增强生物炭病害防控效果的园林配套管理措施方面的研究。                (啸醒摘自中国植保网)

夏季花卉病害防治

  6月份是花卉生长最好季节,但是由于气温暖和,空气湿度大也是花卉病虫害多发季节。随着气温升高,叶片的蒸腾作用大,植株将大量失水,如果栽培管理措施不当,花卉容易爆发病害。
  近期花卉最容易发生的病害有猝倒病、白粉病、叶斑病、锈病、疫病、炭疽病等病害。针对以上病害,区农技办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方法。下面主要介绍猝倒病、白粉病、锈病三种病害的防治方法。
  湿重苗密易致猝倒病
  猝倒病俗称“倒苗病”、“霉根”、“小脚瘟”,主要由腐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侵染所致。猝倒病的病原菌寄主范围很广,严重时可引起成片死苗。绿霸皇、玛丽安、白雪公主等天南星科花卉最容易感染该病,尤其是幼苗的感染率极高。湿度大时,植株的病残体及周围基质上可产生一层絮状白霉,迅速向四周扩展蔓延,形成一块一块的病区。
  猝倒病的发病条件与规律。病原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营腐生生活。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直接侵入幼芽,或芽管顶端膨大后形成孢子囊,以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到幼苗上,从茎基部侵入。湿度大时,感病部位上产生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6℃,但土温15~20℃时繁殖速度也非常快,在8~9℃低温条件下也可生长。湿度大、光照不足、栽培过密,植株徒长(尤其幼苗)往往发病较重。浇水后积水处或薄膜滴水处,最易引发该病的发生。
     猝倒病在防治中,需加强苗床管理。保持栽培棚内通风透气,降低湿度,幼苗和植株喷施500~1000倍磷酸二氢钾,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株并将病株及周围的土壤铲除,再喷撒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撒放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
进入白粉病发病盛期
  花卉白粉病是花卉真菌性病害,其病原菌种类繁多,常见的危害花卉的病原菌有二孢白粉菌、单囊白粉菌等7种。白粉病对花卉的栽培危害很大,如不及时防治,将会给花卉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严重时可侵染叶柄、嫩梢、花梢、花芽、花梗、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病部表现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色粉斑,染病部位略显褪绿或呈畸形。条件适宜时,粉斑迅速扩大,连接成片,其上布满白色粉状霉。发病严重时,病叶皱缩不平,叶片向背卷曲,嫩梢向下弯曲,花期明显缩短或花蕾不能正常展开。
  白粉病的发病条件与规律。白粉病的病原菌在越冬期间,其菌丝和分生孢子寄生在花卉的病芽、病枝、病叶或落叶上。温度20℃以上时,病原菌开始生长发育,并产生分生孢子对植株进行传播和侵染。夏季高温高湿时会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扩大再侵染,通常6月~10月发病较重。在光照不足,风不良,空气湿度大的环境下白粉病发生严重。氮肥施用过多,土壤(基质)中缺钙等因子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
白粉病在防治中,需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棚内的通风透光,适当降低空气湿度,此外要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要氮、磷、钾配合使用,尤其要增加磷、钾肥和钙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锈病严重会致落叶
  锈病是早春花卉常发病害,其病原菌是担子菌亚门冬孢子菌纲锈菌目的真菌,由于在病部产生大量锈状物而得名。锈病主要危害花卉的叶片,引起叶枯及叶片早落,发病初期在嫩叶上呈斑点状失绿,后期在斑点上密生小黑点,在病斑的背面长出灰白色羊毛状物。锈病发病严重时会引起落叶,较轻时则造成病斑,影响外观及光合作用。
锈病的发病条件与规律。锈病病菌以冬孢子堆和菌丝在病株上越冬,在16~27℃下生长迅速,在南方锈病3月至10月均可发生,一般在5月和8月为发病盛期。锈病的病斑部位产生的黄褐色粉末状物能随风传播扩散,温暖多雨有利于发病。锈病在防治中,发现病芽及时摘除并销毁,减少浸染源。加强管理,降低湿度,注意通风透光、增施钾肥和镁肥,提高植株的抗病                      (啸醒摘自中国园林网)

▉药用植物▉

141、前胡

  前胡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 Dunn或紫花前胡P.decursivum Maxim.的根。前者主产于浙江、河南、湖南、四川等地;后者主产于江西、安徽、湖南、浙江等地。秋冬季或早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土,晒干,切片生用或蜜炙用。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肺经。
功效:降气化痰,疏散风热。
应用:1、用于咳喘痰多色黄者。本品苦能泄降,寒能清热,宜于痰热壅肺,肺气失降者,常配杏仁、桑白皮、贝母等药,如《证治准绳》前胡散;因本品寒性不著,亦可用于寒痰湿痰证,常与白前相须为用。
2、用于外感风热咳嗽有痰者。本品味辛性微寒,能疏散风热,宣发肺气,化痰止嗽,常配桑叶、牛蒡、桔梗等同用;若属风寒咳嗽,则配荆芥、紫苏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6~10g。              (王小北)

142、瓜蒌

  中药瓜蒌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栝楼 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 或双边栝楼 T. rosthornii Harms 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河南、安徽等地。秋季采收。干燥;或将壳与种子分别干燥生用。整个的叫全瓜蒌,果壳叫瓜蒌壳、瓜蒌皮,果仁叫瓜蒌子、瓜蒌仁。或以仁制霜用。
性味归经: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润肠通便。
应用:1、用于痰热咳喘。本品有清肺化痰之功。单以本品治小儿隔热,咳嗽痰喘,久延不愈者,如《宣明论》润肺散;临床常配知母、浙贝母等同用。若痰热内结,咳痰黄稠,胸闷而大便不畅者,又可配以黄芩、胆南星、枳实等,如清气化痰丸。近代有以瓜蒌注射液治疗喘息型气管炎及肺心病哮喘等有效。
2、用于胸痹、结胸等。本品既能清化痰热,又能宽胸散结。治痰浊痹阻,胸阳不通之胸痹,可配薤白、半夏同用,如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治痰热结胸,胸膈痞满,按之则痛者,则配黄连、半夏,如小陷胸汤。近代用治冠心病,有单用者,有复方者,均有效。如气郁为主者,配沉香、郁金、香附等;如血瘀为主者,配丹参、桃仁、红花等。
3、用于肺痈,肠痈,乳痈等。本品能消肿散结。治肺痈咳吐脓血,配鱼腥草、芦根等同用。治肠痈,则配败酱草,红藤等同用;治乳痈初起,红肿热痛,配当归、乳香、没药,如《妇人良方》神效瓜蒌散;亦可配蒲公英、银花、牛蒡子等同用。
4、用于肠燥便秘。瓜蒌仁有润肠通便之功,常配火麻仁、郁李仁等同用。
此外,本品还有消痈散结之效,常配伍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的药物,用以治疗肺痈,肠痈,乳痈等。
用法用量:煎服,全瓜蒌10~20g,瓜蒌皮6~12g,瓜蒌仁10~15g打碎入煎。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润而滑,脾虚便溏及湿痰,寒痰者忌用。反乌头。                         (王小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