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亚热作信息由福建省南亚热带作物开发利用管理办公室与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合办
福建南亚热作信息2022年第3期(总第198期)2022年6月18日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十届四次理事会
暨十届七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圆满召开
5月24日,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十届四次理事会暨十届七次常务理事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 ”形式,在云南普洱召开。会议聚焦新时代学会发展使命,全面总结2021年学会工作,谋划部署2022年学会工作,推动热带农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理事长刘国道,党委书记杨礼富,副理事长范源洪、胡新文、邬松华,副监事长雷朝云,以及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出席会议,全体监事、部分参加考核会代表、2020-2021年受表彰人员代表列席会议。会议由副理事长胡新文主持。
刘国道理事长全面总结2021年学会工作并对2022年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他指出,2021年学会工作亮点纷呈,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二是构筑学术交流新高地,推动热农业科技高水平学术交流。三是加强产学研融合,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四是完善人才举荐和奖励,做实“科技工作者之家”。五是开展科普活动和搭建科普平台,厚植公民科学素质。六是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完善学会运行体制机制。他强调,2022年要重点做好既定工作,一是认清学会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明确职责定位和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学会的人才智力组织优势,推动热带农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二是强化开拓创新的责任与担当,通过策源科技创新、凝聚高端人才、培育学科发展、深化产学融合等方式,努力成为热带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治理的重要推动者。三是抓住重点带动整体工作提升,认真细化落实学会2022年工作计划表,确保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全面促进学会的改革和创新发展。四是以史为鉴方可知兴替,要梳理学会及分支机构变迁脉络和发展历程,把编写中国热作学会发展史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实。 (林宗铿摘自《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第二届中非热带农业科技合作论坛在海口举办
5月31日,第二届中非热带农业科技合作论坛在海口举办,论坛由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来自中国和埃及、尼日利亚、加纳、毛里求斯、利比里亚、喀麦隆等非洲国家的农业科研机构,以及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代表共50余人出席论坛。刘国道理事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论坛以“加强中非科技协同创新,共建热带农业国际合作智谷”为主题,围绕热带农业科技发展情况和热带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以木薯、玉米、油棕、可可、甘蔗、腰果等热带作物产业与科技及水产、沼气科技为重点,开展交流研讨。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亚非处处长刘江表示,去年12月,农业农村部在华首批设立了四家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此次论坛是中非现代农业技术交流示范和培训联合中心的一项重要活动。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认为,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加剧,非洲粮食安全问题尤为突出,在农业领域的南南合作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意义重大。他表示愿意继续加强中国热科院和其他合作伙伴在实现零饥饿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合作,共同促进世界农业发展。 (林宗铿摘自《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园林植物▉
185、美女樱
美人樱、四季绣球、铺地锦、苏叶梅
Verbena hybrida Voss.
[科属]马鞭草科马鞭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原产巴西、秘鲁及乌拉圭等地。我国各地均有引种栽培。
[习性]喜阳光充足,不耐阴,喜温暖湿润,有一定的耐寒性,也能耐暑热,在炎热夏季也能正常开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湿润疏松而肥沃的土壤中能节节生根,且开花更为繁茂。
[繁殖]主要用扦插和压条繁殖,亦可分株或播种繁殖。扦插可在气温15 ℃左右的季节进行,剪取稍硬化的新梢,切成6 cm左右的插条,插于温室沙床或露地苗床。扦插后即遮荫,2-3天以后稍微接受日光。经15天左右发出新根,当幼苗长出5~6片叶时可移植,长到7~8 cm高时可定植。播种繁殖通常在9月初或4月播于苗床或盆内,播后将盆土浸透,保持高湿度,严禁浇水。种子发芽要求遮光,发芽适温为15~20 ℃,2周后就可出苗。小苗侧根不多,但移植易成活。
[栽培]美女樱应选择疏松、肥沃及排水良好的土壤。因其根系较浅,夏季应注意浇水,以防干旱。4月末播种,7月底即可盛花,至10月中旬初霜前一直开花繁茂。如提早于3-4月在温室或温床中盆栽,花期可以提前,但开花期间应经常追肥。生长期间每半月需施薄肥1次,可发育良好。养护期间水分不可过多过少,如水分过多,茎枝细弱徒长,开花少;若缺少肥水,植株生长发育不良,有提早结籽的现象。生长健壮的植株,抗病虫能力较强,很少有病虫害发生。
[应用]美女樱株丛低矮,分枝紧密,铺覆地面;花序繁多,花色丰富而秀丽,花期长又耐炎热,是重要的夏秋季节花卉。园林中多用于花境、花坛,也可用于庭院栽培,或盆栽观赏。
同属常见栽培种还有直立美女樱、细叶美女樱等。
(陈金河摘)
186、蟛蜞菊
地锦花、穿地龙
Wedelia trilobata A. S. Hitche.
[科属]菊科蟛蜞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分布]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
[习性]性极强健,耐旱,耐湿,生长适温为18~26℃,越冬温度不低于4 ℃。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富含有机质的砂质壤土中生长最好。
[繁殖]以扦插繁殖为主,全年均可进行。春秋两季最佳,只要剪取枝条,每段6~8节,插于湿润土壤中,约10天后生根。
[栽培]当阳光充足时,匍匐生长,植株低矮,叶片小而紧密;阳光不足时,茎叶细长,植株直立,茎中疏松,叶片也较大,生长上要注意调节光照。管理粗放,少有病虫害。
[应用]蟛蜞菊茎叶翠绿如茵,黄花朵朵,风格清新,用作花坛植物栽培。 (陈金河摘)
▉植保之窗▉
荔枝龙眼炭疽病的识别与防治
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是我国荔枝、龙眼生产上的两大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南方荔枝、龙眼产区发生严重,造成了极大损失。
1 症状
龙眼育苗期苗木染病后长势衰弱,叶片早落。发病初期在细嫩叶片正面形成暗褐色、背面为灰绿色病 斑,侵染后期病斑变红褐色,边缘灰白色,其中分布不规则的小黑点。多雨潮湿条件下,病斑扩展连成大斑。 荔枝叶片发病症状常见的有2种类型:一种是病斑圆形,褐色;另一种是病斑呈不规则形,褐色,多发于叶尖,后期变灰色,其中分布不规则的小黑点,潮湿时产生橙色粘质小粒。该病为害小枝时导致小枝上部顶端的叶片干枯死亡。果实以接近成熟时较易发病,主要发生于果实基部,病斑圆形、褐色,果肉变味腐烂。潮湿时产生橙色黏质小粒。花穗感病后,呈水渍状,变褐腐烂,花脱落或花穗变褐干枯。病菌亦可侵入花朵,使 其变褐,干枯脱落。
2 发病特点
2.1 病原菌及传播
荔枝龙眼炭疽病的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Penz.)Sacc.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主要染叶片、果穗、果实,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枝、叶片病斑中越冬。翌年当气温在 13~28 ℃时,分生孢子形成 初侵染病原。主要靠雨水传播。病菌孢子萌发和传播必须有一定的水分条件才能完成。高温、高湿和光照不足的环境容易造成该病的大发生流行。
2.2 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特性
病菌孢子萌发后,从嫩枝、嫩叶及幼果等幼嫩组织侵入,然后潜伏于组织中。对果实的为害,程序是:先在幼果期侵入,然后在幼果皮中潜伏,遇到合适的环境条件 ,迅速发病,并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2.3 荔枝龙眼着色期前后容易发病
若遇连续降雨 3-5 d,则开始发病。发病初期常在与树冠中、下部及树冠背阳面首先出现病果,病果率在 2%~3%。若不及时防治,迅速蔓延为害。管理粗放,树势衰弱的果园发病较重。
3 防治措施
3.1 培育无病壮苗
选择避风向阳的小院或菜园地育苗,待翌年雨季过后移栽大田,可减少苗木发病。大田育苗时采取蔗叶覆盖,减轻病害的发生。采果后,结合秋、冬季修剪,做好清园工作。改善果园的通透性,同时把树冠下部带病的枝条剪去,清除枯枝、落叶、烂果,集中烧毁。
3.2 合理施肥
加强管理,合理施肥 ,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及树体抗病力。
3.3 药剂防治
育苗期从 4月上、中旬开始施药,间隔 10 d,连续 2~3次,雨季及时喷药保护,药剂可选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幼年树以保梢为主,防治叶片炭疽病可在嫩梢期施药 1~2次;在花穗抽生期、幼果树、果实着色期前后,选择合适药剂及时喷药 1~2次进行保护,连续雨天 4 d以上或在雨后 ,应抢晴施药 ,同时应注意病虫害的合理兼治,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农药要合理轮换和混合使用;用 70%王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0.5%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树冠和地面,减少越冬菌源;春季回暖后,出花蕾前喷洒 1次 70%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10-15 d后根据天气情况 ,必要时用 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再喷1-2次;挂果期是炭疽病的盛发期,也是霜疫霉病、蒂蛀虫的发生季节。所以,结果树的防治,农药要合理轮换和选用,在达到安全、有效的同时,要与其他农药混合使用,病、虫兼治,减少施药次数。75%百菌清、80%福·福锌、50%咪鲜胺等,是治疗炭疽病的常规药剂,但这些药剂不能兼治霜疫霉病,也不宜与其他药剂混合使用,在挂果期使用较少。防治霜疫霉病的某些药剂如72%锰锌·霜脲、三乙膦酸铝等对炭疽病无效,需与多菌灵混合使用。
(啸醒摘自《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香蕉枯萎病防控难点及解决策略
香蕉枯萎病属于香蕉毁灭性病害,会对香蕉产业造成巨大破坏。如今香蕉种植的土地、人工、设备投人、农资等生产成本高涨,香蕉价格不明朗,加上灾害性天气等不确定性因素多,种植风险较大,若蕉园防控工作不到位,会造成枯萎病发病过早与严重,导致更大的损失。香蕉枯萎病病原菌主要为镰刀菌4号生理小种,几乎侵染所有蕉类品种。病原菌感染香蕉后一般有4-6个月的潜伏期,一旦发病,危害十分严重。目前为止,还没有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有效措施。
一 香蕉枯萎病防控困难的原因
1 土地污染越来越严重
由干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受污染的园地很长时间难以再复种香蕉,被枯萎病破坏的蕉地将越来越多,无污染的土地资源将越来越少。
2 传染途径较广
香蕉枯萎病是毁灭性土传病害,它能通过机械、空气、水、动物、人等媒介传播病菌。由于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技术不当,使得许多园地种植香蕉数月后发病,后果严重。
3 农药及微生物菌类已被证明防效其微
理论上,许多农药对香蕉枯着病镰刀菌有较为明显的灭杀效果,但在大田生产上防治效果往往较差。例如噁霉灵、五氯硝基苯、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或聚砹·嘧霉胺、恶霜菌酯等新型农药,若在大田上使用标准剂量防治效果较差。大剂量使用农药不但成本高,还破坏了土壤生态平衡,效果不佳。微生物菌类(拮抗芽孢杆菌类)可暂时抑制枯萎病菌蔓延,但并不能完全阻止病菌侵入。
4 种苗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有些香蕉二级育苗场不严格遵守香蕉种苗检疫管理制度,在培育过程中不做好隔离防护措施,使栽培苗受感染概率大,安全难以保障。在香蕉枯萎病重灾区,即使从组培苗厂购回的一级组培苗不带菌。但由于苗圃处在疫区,也难以保证栽培苗免受感染。许多农户通常就近购买种苗,使得种植后不久枯萎病很快发生并快速蔓延。
二 香蕉枯萎病防控策略
1 对新植蕉园应采取如下措施防控香蕉枯萎病的发生
(1)选择远离发病香蕉园的肥沃土地做新垦蕉园。离污染源越远的种植地发病概率越小;肥沃的土地可促进香蕉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2)严格按照香蕉枯差病防治管理制度要求,从非疫区购买香蕉二级组培苗。禁止使用疑似患病的香蕉苗种植。
(3)建设完善的微喷、滴灌系统或自动化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尽量减少管理人员在蕉园走动,灌溉用水应采用清洁地下水资源。
(4)在人园前彻底清洗消毒,禁止带土人园。
(5)尽量不套种其他作物,防止因人员活动增加园地被枯差病病菌感染的机会。
(6)严格限制管理人员在管理期间到其他园地劳动。杜绝有关人员从外界带回病菌。
(7)做好香蕉园四周的隔离防护措施,防止外界人畜进人蕉园。
2 对曾经发生枯萎病的香蕉园及周围存在高风险的土地,根据经验可采取如下策略降低枯萎病破坏程度。
(1)在高风险地区(旧香蕉园附近土地),应选择种植抗枯差病品种;也可以种植1年耐病粉蕉系列品种。
(2)在发生过枯委病的旧香蕉园,经轮作,相隔4年后可以种植抗病香蕉品种或耐病粉蕉系列品种1年,建议第2年改种其他作物。
(3)由于枯委病在11月至次年5月发病较轻,若移栽期在6月,经过5-6个月的病害潜伏期后就进入低温低发病期,在次年5月收获完毕,则可大幅降低枯萎病造成的损失。
3 做好田间管理,提高防控水平
(1)合理密植,保证香蕉园通风透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加强肥水管理,多施富含有益生物菌的有机肥;多施钾肥,适施磷肥,少施氮肥;培育健康抗病植株。
(2)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特别防治香蕉根结线虫等地下害虫,尽量减少病菌从根部伤口感染的机会。
(3)禁止使用外界蕉园的防风竹桩或作业农具,防止带人病菌。
(4)对蕉园进行施肥、除草时,尽量不破坏地面,以免伤及香蕉根系,减少病菌感染机会。
(5)若发现极少数的枯萎病病株,应及时连根杀灭,使用石灰撒施发病区域,然后用塑料膜封闭地面,防止带成土壤分散,延缓病害传播速度;如果枯萎病集中发生在某一区域,可将这一区域改种其他作物,并与未发病区域隔离;若枯萎病病株超过全园总植株的20%。并且呈分散状态,应果断清园改种其他作物,减少损失。
(啸醒摘自《农村新技术》)
▉药用植物▉
225、凤仙花(凤仙花科)
地方名:金凤花、指甲花、急性子(通称)。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圆形肉质,高约二至三尺。叶互生,披针形,边缘有深锯齿,叶柄有腺体。花腋生而下垂,花冠深红、淡红或白色。花后结蒴果,圆形而尖,外被毛茸。
生长环境:多栽植于庭园。
药用部份:全草、子。
采集处理: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种子成熟时采。
性味功能:性微温,味苦有小毒。花、子性滑、温,味甘。活血散瘀,消肿解毒,催生化骨。
适应症:闭经,难产,骨哽,甲沟炎,蛇咬伤,无名肿毒,避孕。
常用剂量:全草三至五钱,种子二钱,外用适量。
(王小北)
226、木芙蓉(锦葵科)
地方名:芙蓉花、霜降花(通称)。